HOME> 世界杯谁是冠军> 肾病患者,如何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如何科学地喝水是门学问。

1.什么是水平衡 (水分摄入与排出)?

水的摄入,除了我们熟知的喝水之外,还有其他两种水分来源:食物含有的水分(水果和蔬菜几乎重量的百分之百都是水),人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酸氧化生成的水分。

而对于水分的排出,除以尿液的形式排泄外,还有两条其他途径:通过肺而呼出的水分,以及通过皮肤排泄的汗液(通常钠浓度为 15-30meq/L,因此汗液的大部分为水分。

正常人体系统会自然地平衡水的进出,比如,缺水了会导致血液里钠和渗透压升高,从而产生渴觉刺激,提示人们去喝水;除了“开源”还有“节流,同时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释放增加,告诉肾脏要减少水分的排泄,这些变化会趋向于恢复正常水的平衡。

2.正常情况下,人体水分的“得与失”

健康成人每天排出水分约 1600mL,包括:

●皮肤–500mL

●呼吸道–400mL

●粪便–200mL

●尿液–500mL

如果想平衡这 1600mL,人体获取水的途径大概是这个样子:

●食物中的水–800mL

●氧化生成的水–300mL

●饮水-500mL

可见:对于正常人,如果想维持最基本的健康生命,每天至少饮水 500mL(这个 500mL 是基于人体产生水的总量与通过尿液排泄的最小速率之间的平衡而估算出的。)。如果不能吃饭(禁食),每天至少饮水 1300mL,这也是为啥健康人群,推荐每天饮水量为 1500-2000mL 的依据所在。

3.特殊人群如何喝水?

对于尿路感染、肾结石等患者,建议积极补充水分,做到“多喝水、勤排尿”,目的是通过物理冲刷尿道,促进细菌及小结石的及时排出。

而对于有明显水肿,比如说心脏衰竭、肾脏衰竭、无尿或肝硬化腹水患者,每天需要控制饮水量,建议听医生的话,不要自作主张,以免加重病情变化,在医院里自己偷偷喝水,喝心衰抢救的,我们也遇到过。

最后,作为医生,如果让患者禁食的话:

●对于一个没有发热、卧床休息的住院患者需要少于 1L 的不含电解质(钠和钾)的水作为维持液体。

●若患者出现发热、出汗、烧伤、呼吸过速、手术引流、多尿或持续性明显胃肠道丢失,需要增加水的摄入量。例如,体温在 37℃以上每升高1℃需水量增加100-150mL/d。

●此外,很多特殊疾病患者,需要限制水的摄入,比如:少尿型肾衰竭、水肿状态的心衰,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参考文献:Maintenance and replacement fluid therapy in adults.Uptodate, 2022